嘉必优(688089):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原标题:嘉必优: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二零二五年六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
按照贵所于 2025年 4月 9日下发的《关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上证科审(并购重组)〔2025〕7号)(以下简称“问询函”),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证评估”“评估机构”)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落实,并按照问询函的要求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回复,现提交贵所,请予审核。
除非文义另有所指,本问询函回复中的简称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以下简称“重组报告书”)中的释义具有相同涵义。
本问询函回复部分表格中单项数据加总数与表格合计数可能存在微小差异,均因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所形成。本问询回复的字体代表以下含义:
4.关于收益法评估
重组报告书披露:(1)截至2024年9月30日,采用收益法评估的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 13.16亿元,增值率为 441.23%;(2)评估针对标的公司四大类业务区分样本量和样本平均单价进行预测,各业务样本量总体保持增长,样本平均单价总体逐年下降、但降幅收窄;(3)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2024年至2029年收入年复合增速为17.65%,高于第三方机构预测的中国单细胞测序和时空组学市场增长率;(4)评估预测2025年至2029年,其他产品与服务业务收入增速在13.09%至28.58%之间,高于历史增速;(5)标的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外包服务费;(6)评估预测2025年至202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由55.05%下降至52.94%,其他产品与服务业务毛利率总体呈增长趋势;(7)评估预测2025年至2029年资本性支出 金额在2,575.61万元和4,706.88万元之间;(8)评估预测2025年及以后无需垫资运行,营运资本增加额为零;(9)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1.20%,其中,贝塔系数为 1.059,特定风险报酬率为 2.00%;(10)非经营性资产包括对上海欧鹿的投资,上海欧鹿已暂停经营,按账面值评估;(11)以 2023年归母净利润计算,本次交易市盈率为42.90倍,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均值31.40倍。
请公司披露:(1)结合下游细分行业发展趋势、客户需求和客户开拓情况、在手合同和订单等,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样本量预测的依据及可实现性;(2)结合市场竞争态势、标的公司竞争优劣势和行业地位、价格确定和调整机制、目前在手订单价格水平等,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平均单价的预测依据及合理性,是否充分考虑各不利因素的影响;(3)结合上述以及标的公司历史经营情况、细分行业市场发展、可比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技术迭代等,进一步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收入预测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收入预测增速高于行业增速的原因,其他产品与服务收入增速高于历史增速的原因;(4)详细预测期内主营业务成本的具体构成及各构成的测算依据和过程,与标的公司成本历史构成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成本结构是否存在较大差异;(5)结合标的公司历史毛利率水平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同类业务毛利率,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毛利率预测的合理性,预测其他产品与服务业务毛利率增长的原因;(6)更新性资本性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性支出的预测依据,与预测
期内业绩变动和折旧摊销费用的匹配性,拟购买设备的具体内容及用途;(7)营运资金的测算依据和计算过程;(8)非经营性资产的确定依据,对上海欧鹿的投资按照账面价值评估的原因,是否存在减值;(9)贝塔系数和特定风险报酬率取值是否合理,与可比交易案例的比较情况;(10)本次评估增值率与可比交易案例的比较情况,本次交易市盈率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均值的原因,结合上述进一步分析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公允性。
请独立财务顾问和评估师核查上述事项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结合下游细分行业发展趋势、客户需求和客户开拓情况、在手合同和订单等,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样本量预测的依据及可实现性
(一)各业务样本量预测的依据及影响因素
预测期内,标的公司各业务样本量预测和增速情况及与历史年度各业务样本量及增速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个
项目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 5,728 | 7,887 | 12,900 | 17,415 | 21,769 | 26,123 | 30,564 | 34,232 |
增长率 | - | 37.69% | 63.56% | 35.00% | 25.00% | 20.00% | 17.00% | 12.00% |
测序组学 | 129,858 | 207,088 | 259,022 | 310,826 | 357,450 | 403,919 | 444,311 | 488,742 |
增长率 | - | 59.47% | 25.08% | 20.00% | 15.00% | 13.00% | 10.00% | 10.00% |
质谱组学 | 49,408 | 72,803 | 118,862 | 166,407 | 216,329 | 270,411 | 319,085 | 357,375 |
增长率 | - | 47.35% | 63.27% | 40.00% | 30.00% | 25.00% | 18.00% | 12.00% |
其他产品与服务 -酵母文库服务 | 661 | 689 | 619 | 650 | 715 | 787 | 866 | 935 |
增长率 | - | 4.24% | -10.16% | 5.00% | 10.00% | 10.00% | 10.00% | 8.00% |
其他产品与服务 -PCR检测服务 | 3,874 | 3,693 | 3,303 | 3,468 | 3,815 | 4,197 | 4,617 | 4,986 |
增长率 | - | -4.67% | -10.56% | 5.00% | 10.00% | 10.00% | 10.00% | 8.00% |
学技术服务业务量的因素主要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投入、组学技术服务需求和标的公司市场竞争力。
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投入方面,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从 2017年的 597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1,4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5.50%。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投入持续上升,确保了组学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面。
组学技术服务需求方面,随着大数据、AI等技术发展,数据驱动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医学、药物研发、生物技术等各个行业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各下游行业对组学技术服务的需求呈现上升态势。
市场竞争力方面,标的公司为行业知名企业,在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等业务具有领先优势,在数据库资源、软件算法、高标准质控工作流等方面拥有成熟经验和积累,形成了完善的样本处理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实现了较高的数据精准度和分析精准度,在行业内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历史年度及预测期内,上述因素预计将基本保持不变,促进各业务样本量增长。
2、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样本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样本量增长较快,2023年及 2024年增速分别达到 37.69%和 63.56%。预测期,依据历史年度样本量增速、下游行业需求、标的公司市场竞争力,样本量预测增长率从 35.00%逐渐下降至 12.00%。历史年度及预测期,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整体处于成长期,样本量变化逻辑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1)单细胞及时空组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历史年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市场处于成长期,单细胞组学从 2015年高通量技术出现逐步推动大规模应用,并随着不同分支技术迭代升级,市场应用高速增长;时空组学处于技术成熟初期,市场应用爆发增长。单细胞及时空组学市场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①技术迭代驱动行业升级
单细胞和时空组学主要技术为细胞分离技术和测序技术,相比传统测序,单细胞和时空组学需通过微流控等技术将细胞分离,针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分析。单细胞和时空组学技术能对细胞的异质性和空间分布进行精准解析。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技术在微量样本(穿刺活检、稀有细胞)分析、高分辨率异质性解析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微流控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高分辨质谱技术、高通量单细胞平台建库技术和相关自动化技术持续升级迭代,推动了单细胞及时空组学市场发展。例如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分离技术大幅提升了测序通量,使得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大规模应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同一细胞内基因组、表观组、转录组等多组学的联合分析;Stereo-seq时空组学技术实现了纳米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单次检测可超过 7,500种蛋白质,显著提升了定量精度和灵敏度。
②精准医疗与科研需求爆发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技术拓展了下游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基于该技术在细胞状态和复杂生物系统中固有细胞异质性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技术发展推动了包括基础生物学研究的细胞发育与分化、细胞异质性研究,临床医学与精准医疗的肿瘤研究、神经科学、免疫学、心血管疾病和生殖医学,药物研发与合成生物学的靶点筛选与验证、疾病诊断、细胞工厂优化,农业与环境科学的作物改良、微生物生态修复,再生医学与发育生物学的组织再生、衰老研究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2)标的公司具备竞争优势
①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为标的公司优势业务
标的公司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发展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等新兴组学业务,是国内最早布局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的企业之一,在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具有先发优势。标的公司在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领域已协助客户发表论文 270余篇,其中高级别国际期刊论文约 97篇(影响因子≥10)。同时,标的公司牵头组织并主导起草了全球首个时空代谢组学行业的团体标准,在该业务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
名度。上述论文成果、技术标准制定及口碑积累,将持续提升标的公司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户。
②差异化产品策略打开新需求
标的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制定差异化产品策略,精准满足各类客户需求。例如标的公司于 2023年引入了墨卓单细胞测序平台,墨卓平台成本较低、数据质量稳定,满足了部分预算有限客户的大样本量测序需求,2023年、2024年 1-9月完成墨卓单细胞样本分别为 764个、1,012个。标的公司于 2022年引入了 10X cytassist时空转录组测序平台,提供了石蜡样本解决方案,解决了部分客户新鲜样本获取困难的痛点,报告期内通过 10X cytassist平台完成的样本量分别为 8个、242个和 442个。标的公司于 2024年引入 10X HD、华大 stereo-seq等具备单细胞水平分辨率的时空转录组平台,为生长发育、肿瘤免疫等研究方向客户提供新的解决方案,2024年 1-9月,上述平台完成的样本量为203个。上述技术平台的引入将帮助标的公司持续扩大目标客户范围,实现样本量增长。同时,标的公司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与华大智造、墨卓等供应商合作,联合推广各类新兴技术平台,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③基于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形成优质服务质量
标的公司聚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积累了丰富的样本处理技术、生信分析技术和项目经验,不断提高现有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数据量大,样本处理难度高,对组学技术服务企业要求较高。标的公司在样本解离、文库构建、上机检测、生信分析等各业务流程阶段均拥有严格的质控措施,极大提升了最终数据和分析质量。同时,标的公司通过解决植物样本前处理复杂等难点,开拓植物单细胞业务,通过筛选靶向细菌特定引物,提高捕获宿主细胞和微生物的转录组信息效率,开拓了微生物和宿主细胞互作等业务。
3、测序组学业务样本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测序组学业务样本量增长较快,2023年及 2024年增速分别达到 59.47%和 25.08%。预测期,依据历史年度样本量增速、下游行业需求、标的公司市场竞争力,样本量预测增长率从 20.00%逐渐下降至 10.00%。历史年度及预测期,测序组学业
务整体处于成熟期,主要依靠行业渗透率提升及标的公司竞争优势实现样本量增长,具体如下:
(1)测序组学市场规模较大,处于增长态势
测序组学主要为技术相对成熟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微生物组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普及,样本平均单价较低,测序组学分析适合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基础工具。伴随行业单位测序成本下降与技术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细分行业规模处于增长态势。
①科研投入上升推动市场需求扩张
测序组学数据量大且标准化程度高,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用于分析细胞群体遗传信息的平均水平。测序组学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研究精细度较低、成本敏感的客户,例如基因大规模队列研究等客户。其中基因组测序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包括基因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等;转录组测序主要研究基因表达差异和功能机制等(如疾病、发育);微生物组测序主要研究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或宿主的相互作用等。
随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的持续增长,下游客户科研经费上升,推动了组学技术的使用。测序组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常用的基础工具,随着科研投入增长,市场需求扩张较快。
②行业单位测序成本下降推动应用拓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测序通量不断提升,单 G成本不断下降,企业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推动了测序组学服务的规模化应用。同时,测序设备和试剂的国产替代程度不断提高,2024年华大智造新增销售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达到 63.8%。
国产设备价格远低于进口设备,推动了行业整体成本下降。此外,样本处理阶段抽提、混库、建库等流程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也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上述因素推动了行业单位测序成本的整体下降,驱动了行业应用范围和客户群体拓展,测序组学技术渗透率逐步提升。基于此,三甲医院、头部高校、头部药企等核
心客户的收入占比提升,普通医院、普通高校和中小药企也逐步增加了组学技术服务使用。
目前测序组学技术服务的单样本成本约为数百元,处于较低水平,将持续激发核心客户使用量及下沉市场新增客户需求。
(2)标的公司通过业务联动、优质服务实现竞争优势
标的公司聚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业务,在上述领域凭借技术优势、检测和分析精准度等赢得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客户往往根据自身研究需求采购各类组学技术服务,标的公司通过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等特色业务获得了客户认可,一定程度带动了测序组学业务的发展。
基于良好的工作流体系、质控体系和生信分析技术经验,标的公司测序组学数据和生信分析精准度较高,能较好地满足客户研究需求。
4、质谱组学业务样本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质谱组学业务样本量增长较快,2023年及 2024年增速分别达到 47.35%和 63.27%。预测期,依据历史年度样本量增速、下游行业需求、标的公司市场竞争力,样本量预测增长率从 40.00%逐渐下降至 12.00%。历史年度及预测期,质谱组学业务整体处于成长期,主要依靠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和样本处理技术水平提升,满足了下游客户成本和准确度要求,具体如下:
(1)技术突破激发行业需求扩张
质谱组学包括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蛋白组学主要研究蛋白质表达、修饰互作网络分析等,代谢组学主要研究代谢物分析、代谢途径和代谢网络解析等。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一般采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数据复杂程度高,种类远多于基因,浓度动态范围广,较为依赖数据库匹配,需多维统计分析。
随着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和样本前处理技术逐渐成熟,质谱组学应用需求扩张。例如,高通量技术满足了质谱组学大队列研究需求,并推动了样本单价下降;血浆等领域对样本前处理要求较高,伴随质谱组学样本前处理技术的成熟,质谱组学应
用范围得到拓展。上述技术迭代和成熟满足了下游研究需求,扩展了质谱组学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
(2)标的公司数据库资源丰富,分析准确度较高
蛋白质组学数据库方面,标的公司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多肽谱图进行筛选,形成多肽高质量谱图,覆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胰腺、脑组织、皮肤、子宫等数十种组织类型,库容量均覆盖了超过 13,000种蛋白质、260,000个肽段,覆盖了神经、心血管、炎症、肿瘤等各个领域的多种关键通路。
代谢组学数据库方面,标的公司构建了 GC-MS代谢数据库、微生物代谢数据库、脂质数据库、LC-MS动物代谢数据库、植物代谢数据库、LuMet-Space时空代谢数据库和中药代谢数据库等,覆盖植物、动物、微生物,涵盖脂类、氨基酸、脂肪酸、胺类、醇类、糖类、氨基糖类、糖醇类、糖酸类、有机磷酸盐类、羟基酸类、芳香类、嘌呤类和甾醇类等各类代谢物。
基于丰富的蛋白代谢组学数据库,结合生信分析技术和标准化工作流,标的公司能精准分析蛋白组和代谢组,分析准确度较高。
5、其他产品与服务样本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标的公司其他产品与服务业务中 PCR检测服务和酵母文库业务样本量出现波动。PCR技术较为成熟,主要用于检测已知基因突变,且一次性检测基因数量有限,但灵敏度较高,与高通量测序为互补关系。PCR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以及医学诊断、法医学和农业科学等各大领域。酵母文库主要用于探索基因、蛋白质和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酵母双杂是利用酵母文库研究蛋白质互作的经典策略。
上述业务非标的公司重点发展业务,历史年度样本量出现一定波动,总体样本量较小。标的公司文库技术经过十余年沉淀,具有丰富的样品处理经验和建库经验,同时客户服务质量较好,标的公司预期将增大上述业务资源投入,扩大相关业务规模。
(二)下游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组学技术服务行业下游细分行业主要围绕组学技术服务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展 开,核心领域可分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药物研发、食品、营养学、美妆等领域应 用研究。下游细分领域研究投入与标的公司业务发展密切相关,下游客户的需求如科 研系统化、医学精准化、农业工业化等趋势持续拉动组学技术服务需求。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测序组学、质谱组学、酵母文库、PCR检测服务等业务下游 需求均以研究需求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研用户, 下游需求和客户重叠度较高。客户按照研究项目需求采购各类组学技术服务,下游细 分行业发展趋势一定程度影响标的公司各业务样本量变化。 1、我国研究投入及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增长 组学技术服务下游应用需求主要为研究需求,下游研究投入,尤其是生命科学研 究投入金额决定了组学技术服务市场空间。 (1)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我国目前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研究与试验发 展(R&D)经费投入增长显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至 202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 发展(R&D)经费由 14,169.88亿元增长至 36,13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10.96%,研究与 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 GDP之比)则由 2.07%提升至 2.68%。
我国整体科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人均研 发支出水平相较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重视的加深,我国 科学研究支出将保持高速增长。 (2)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增长 2016年至 2023年,我国生命科学研究资金投入由 496亿增长至 1,415亿,生命科学 研究投入增速保持在 10%以上,2023年增速约 15.60%。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投入增长,上 游生命科学技术服务行业需求快速扩容。 基于我国科技战略及对科学研究重视度提升,生命科学研究资金投入预计将持续增加,为组学技术服务行业规模扩张奠定了基础。
2、下游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标的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医院、科研高校及院所和企业,其中医院、科研高校及院所占比达到90%以上,科研高校及院所、医院的科研用户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医学基础研究,研究费用主要来源为国家及地方纵向经费、产业协同型横向经费、自筹或配套资金,其中纵向经费是重要来源。
(1)基础研究
①基础研究投入情况
基础研究主要为科研高校及院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和医院基础医学研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至 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基础研究经费 由 716.12亿元增长至 2,259.1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15.44%,增速较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科研高校及院所、医院的国家纵向经费重要来源,国家自然 基金一定程度反映了下游基础研究经费情况。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技术支出逐 步增长,2016年至 2025年,从 249.18亿元增长至 704.4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10.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生命科学部和医学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比例较高的部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聚焦三大趋势:精准医疗、生物信息学和跨学科研究。精准医疗方面,将加大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精准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重点将放在精准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以及疾病早期筛查技术的创新上,力求在癌症、遗传性疾病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信息学领域,注重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结合,提升疾病预测和药物研发效率。组学技术将是生命科学部和医学部投入重点研究方向。
②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趋势
组学技术等分子层面研究手段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近年来呈现多维度、跨学科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正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融入,推动研究范式从“定性描述”向“定量解析”和“预测调控”跃升。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正催生以数据密集型和 AI驱动为特征的研究范式。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解析海量生物数据,整合跨物种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与先验知识,显著提升基因调控预测和药物反应分析的效率。二是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数据,运用最新的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技术,构建生命活动的网络调控模型,解析生命系统动态互作。三是技术驱动研发周期大大缩短,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四是研究成果转化导向增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推动合成生物学发展。
总体来说,组学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逐步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基础工具,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对相应技术服务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③各组学业务在基础研究的应用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解析细胞异质性、空间分布及动态互作,可用于构建高精度细胞图谱,应用于胚胎发育轨迹研究、组织器官形成研究等发育生物学,肿瘤微环境解析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机制研究,灵长类单细胞图谱等物种进化研究。
测序组学通过分析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生物样本的基因表达谱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等,揭示基因调控网络与表型关联,推动生物学机制的系统性解析,主要应用于基因 功能注释,如基因差异表达、RNA调控等。测序组学为生命科学领域基础工具,在医 学、农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 质谱组学通过研究不同状态下各类生物样本中的蛋白组以及代谢组的组成及其变 化,从而在蛋白组和代谢组水平发现并解释生物学的某一机理及对应的表型变化。 (2)应用研究 ①应用研究投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至 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应用研究经费 由 1,528.64亿元增长至 3,661.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11.54%,增速较快。 ②应用研究发展趋势
组学技术服务下游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医学、工业与生物制造、药物研发等领域。
A.医学领域
医学领域应用研究正从“疾病治疗”转向“预测-预防-个体化”模式,多组学技术与 AI、基因编辑等前沿工具的融合是核心驱动力。多组学技术(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的整合已成为解析疾病机制的核心工具。通过跨组学数据关联,可揭
示基因变异、蛋白互作网络及代谢通路间的动态关联,为肿瘤微环境、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复杂机制提供全景视角。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整合多组学数据,显著提升数据挖掘效率。同时,单细胞组学技术解析细胞异质性,时空组学技术弥补传统测序缺乏空间信息的缺陷,推动肿瘤异质性、免疫微环境等高分辨率研究。
基因测序技术的成本下降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广泛应用。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可精准识别疾病生物标志物。诊断方面,精准医疗借助基因组学技术,准确找到每一位病患的基因变异信息,从而选择恰如其分的治疗方式。肿瘤领域的组学技术是精准医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覆盖肿瘤的易感基因分析、早期筛查、疾病确诊、个性化用药指导、随诊与疗效评价等众多治疗环节。
治疗方面,精准治疗可以依靠组学技术,有效识别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别,针对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及驱动其生长的细胞群,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预防方面,组学大数据具有数据容量大、动态性强、复杂性高等特点,能将碎片化的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研究系统化,用于预测疾病风险,提前预防。
B.工业与生物制造领域
食品与营养、美妆、生物材料、农业等各工业领域均涉及生物制造,是生物制造产品的市场应用环节,也是实现产业价值的关键步骤。基础技术研发是生物制造产业链的起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等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成本的降低,推动了生物制造产业大力发展。
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的应用已从研发延伸至全产业链。例如,AI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基因编辑路径、预测酶催化效率,将香兰素等产品的研发周期和成本大幅缩减。同时,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突破,例如组学技术、基因编辑、DNA合成与组装技术的进步,推动微生物工厂的高效构建。
生物制造正突破传统医药领域边界,向材料、能源、农业、环保及消费品等多元领域加速渗透,构建“绿色替代+创新增量”的产业生态。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成熟,生物制造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推动生物制造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形成“生物制造
+化工”、“生物制造+材料”、“生物制造+农业”、“生物制造+食品”、“生物制造+能源”和“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格局。
C.药物研发
如何找到正确的靶点、设计正确的分子、确定正确的生物标志物、找到正确的研究人群、设计正确的临床试验,提高研发效率和临床转化率是所有新药研发企业的不懈追求。组学技术、类器官、器官芯片、人工智能等技术能极大提高药物研发效率、降低研发周期,是目前药物研发领域趋势。
组学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生物标志物的鉴定,经得起考验的、强大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改善疾病诊断、检测药物活性和疗效、指导更安全且有效的药物研发,组学技术联合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将会加速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确证。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新药发现(蛋白靶点结构预测、药物分子设计、药物靶点相互作用预测、结构-效应关系分析、生物活性预测、毒性预测、理化性质预测)、临床试验设计和监测(适应证预测、试验人群选择和招募、试验监测)、产品开发(化学合成路径设计、化学反应产量预测、处方工艺选择、生产工艺控制)等各个环节。
综上所述,下游细分行业的发展均由组学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底层技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下游细分行业应用场景和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增加对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需求。
(三)客户需求和客户开拓情况
1、客户需求
标的公司现有客户关系稳定,高校及医院等科研客户对分析结果准确性要求高,专业性较强,对价格敏感度较低。对于技术能力领先、服务质量较好的供应商,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报告期内标的公司已累计为超过 2,000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院与企业提供服务。组学技术服务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工具,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整合与分析,为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合成生物学、疾病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农业育种等研究均较为依赖组学技术,现有客户预
计将持续采购组学技术服务。随着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客户潜在需求能够得到实现,客户需求在一些新领域逐渐落地。
(1)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拓展推动了客户需求增长。
①新领域拓展催生业务需求
单细胞组学在动物领域相对较为成熟,植物领域起步较晚,主要系不同植物之间以及同一个植物的不同部位异质性高,样本解离难度大,植物样本的样本前处理相对复杂;植物细胞数据库有限,生物信息分析较为困难,准确度较低。标的公司已开发出稳定的植物单细胞核处理方案,提高了植物样本处理稳定性。同时,标的公司的植物细胞数据库持续丰富,提升了生信分析准确度,加速了单细胞组学在植物发育、功能基因组学及复杂生物学过程解析中的普及与创新应用。
标的公司已与中科院遗传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联合推出了水稻转录因子文库、水稻泛素文库、拟南芥转录因子文库等筛选服务,植物领域客户基础良好。随着单细胞组学在植物领域技术迭代和成熟,该领域业务需求将持续增长。
②新技术催生业务需求
组学技术服务行业为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迭代更新和新技术涌现,不断催生业务需求。例如,由于技术稳定性问题,欧易生物过去几年并未开展较多的单细胞 ATAC项目。2024年底,经过试剂优化以及单细胞 ATAC实验方案优化,可更好地切合相关客户对于技术稳定性及多组学整合需求。2024年 11月下旬开放单细胞 ATAC产品以来,标的公司已累计完成 50个样本分析,涉及领域包括了脑科学、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样本,已超过 2022-2024年 10月的样本总和。
(2)测序组学
测序组学主要为技术相对成熟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微生物组学,随着高通量技术普及,样本平均单价较低,适合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基础工具。
随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的持续增长,下游客户科研经费上升,推动了组学技术的使用。测序组学作为常用基础工具,随着科研投入增长,市场需求扩张较快。
(3)质谱组学
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和样本前处理技术逐渐成熟,质谱组学应用需求扩张。
目前人群队列的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课题明显增加,如由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牵头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浙江大学公卫学院牵头的健康浙江百万人群队列,华中科技大学公卫学院牵头的东风同济队列,海南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负责的“候鸟”人群健康与疾病队列,国家科技创新 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专项等。人群队列及国家的重大专项课题均需应用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技术。
标的公司已在人群队列项目积累了较多合作经验,已服务了包括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万例人群队列代谢组检测、中山大学公卫人群队列检测、山东大学公卫人群队列检测、长海医院人群队列代谢组检测、安徽医科大学人群队列代谢组检测等客户项目。
(4)其他产品与服务
其他产品与服务中的 PCR检测服务和酵母文库业务,为科研日常需求,随着科研经费上升,需求保持一定扩张。
其他产品与服务中的遗传病诊断试剂盒业务面向临床诊断领域,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客户开拓情况
基于组学技术和生物数据的长期积累迭代、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全面的组学服务产品体系,标的公司逐步积累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并形成了一定的组学技术服务行业品牌知名度,为客户开拓打下了深厚基础。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测序组学、质谱组学、PCR检测服务和酵母文库等业务面向的客户均以高校及科研院所、医院为主,客户开拓高度重叠。
组学技术服务行业客户相对分散,标的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形成的技术服务优势和品牌知名度,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客户开拓情况良好。
单位:家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客户数量 | 12,149 | 9,716 | 6,973 |
随着高通量测序、质谱成像等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组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将不断拓展,标的公司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不断开拓新业务领域客户。
一方面,针对基础科研领域,标的公司在维护三甲医院、头部高校等核心客户基础上,不断拓展下沉市场客户,覆盖更多城市和普通高校、医院。另一方面,标的公司近年来不断开拓工业领域客户。标的公司于 2023年正式将业务拓展至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新领域,并于 2023年拓展了安琪酵母等 3家企业客户,2024年与敷尔佳等12家企业建立合作,2025年新增了珀莱雅等 11家工业客户。标的公司主要通过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鉴定蛋白和代谢物种类,实现对活性原料成分的快速鉴定和功效开发,分析活性原料成分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帮助美妆、食品等领域客户提升研发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技术迭代和细分领域新技术涌现,现有客户潜在需求不断增长,新领域市场需求亦不断增长,标的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布局,持续开拓新兴领域客户。
(四)在手合同和订单
截至 2025年 3月 31日,标的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 46,159.46万元,各业务在手订单金额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金额 |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 27,146.68 |
质谱组学 | 7,125.95 |
测序组学 | 9,277.14 |
其他产品与服务 | 2,609.69 |
合计 | 46,159.46 |
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下游市场需求充分,标的公司在手订单情况良好,能较大程度覆盖 2025年预测样本量,有利于支撑公司未来业绩的实现。
(五)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样本量预测的依据及合理性、可实现性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组学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测序组学、质谱组学和其他产品与服务,下游客户主要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医院等基础研究科研用户和药物研发、食品、营养学、美妆等领域应用研究客户。
我国科研经费及生命科学研究投入预计将持续增长,组学技术服务作为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医学、药物研发、食品、营养学、美妆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组学技术服务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针对 2024年第四季度,标的公司主要结合期后各业务样本量情况,分业务对样本量进行预测。
针对 2025年及以后年度,基于历史年度样本量及样本量增速,结合下游行业发展情况、下游客户需求情况、在手订单情况等,出于谨慎考虑按照一定增长率对各业务样本量进行预测。
1、预测期内各业务样本量预测的依据及合理性、可实现性
(1)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市场处于成长期,单细胞和时空组学技术对细胞异质性和空间分布具有精准解析优势,在细胞发育与分化、细胞异质性研究、肿瘤研究、神经科学、免疫学、靶点筛选与验证、细胞工厂优化等方面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标的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在样本处理、生信分析、标准制定等方面具有优势,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同时,标的公司通过引入墨卓单细胞测序平台、10X cytassist平台、10X HD、华大 stereo-seq时空转录组平台,打造差异化产品;并在植物单细胞、单细胞 ATAC实验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提升,打开了部分领域市场空间。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市场总体增速较快,标的公司具备竞争优势,能够不断满足并激发客户需求,在手订单水平较好,样本量可实现性较高。
(2)测序组学业务
测序组学业务整体处于成熟期,在科研投入增长的背景下,随着行业单位测序成本下降,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扩张较快。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基础工具,测序组学从应用领域和客户范围两方面逐步渗透,应用领域范围不断拓展,客户范围从三甲医院、头部高校等逐步向普通医院和高校拓展,客户需求和客户开拓保持增长。
测序组学业务市场处于稳定增长态势,标的公司客户开拓情况良好,客户需求稳定增长,在手订单水平较好,样本量可实现性较高。
(3)质谱组学业务
质谱组学业务整体处于成长期,随着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和样本处理技术提升,下游客户成本和准确度要求得到满足,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对于新兴领域,在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的趋势下,客户研究需求增长较快,例如下游人群队列的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需求不断上升,标的公司已与部分客户开展相关合作,样本量上升较快。同时,美妆、食品等工业领域对质谱组学需求较为旺盛,标的公司近年已与较多工业客户开展相关合作。
质谱组学业务总体增速较快,客户开拓情况良好,需求旺盛,在手订单水平较好,样本量可实现性较高。
(4)其他产品与服务业务
其他产品与服务业务中 PCR检测服务和酵母文库业务占比较小,标的公司文库技术经过十余年沉淀,具有丰富的样品处理经验和建库经验,竞争优势较强。预测期内,标的公司计划增加资源投入,样本量预计有一定增长。
组学技术服务领域新兴需求和细分领域发展较快,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等领域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标的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紧跟
组学技术发展最前沿,聚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等新兴领域和市场,已积累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为后续业务扩张打下良好基础。
2、各业务样本量敏感性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样本量变动对收益法评估值影响,对各业务样本量进行敏感性分析。
单位:万元
各期样本量变动 | 评估值 | 样本量每 1%变动评估 值变动金额 | 评估值变动率 |
-3.0% | 121,400.00 | 3,400.00 | -7.75% |
-2.0% | 124,800.00 | 3,400.00 | -5.17% |
-1.0% | 128,200.00 | 3,400.00 | -2.58% |
0.0% | 131,600.00 | 0.00% | |
1.0% | 135,000.00 | 3,400.00 | 2.58% |
2.0% | 138,400.00 | 3,400.00 | 5.17% |
3.0% | 141,800.00 | 3,400.00 | 7.75% |
平均值 | - | 3,400.00 |
综上所述,欧易生物下游细分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报告期内标的公司业务增长较快,客户开拓情况和现有客户需求良好,在手订单充足,各业务样本量预测合理,具有可实现性。
二、结合市场竞争态势、标的公司竞争优劣势和行业地位、价格确定和调整机制、目前在手订单价格水平等,分析详细预测期内各业务平均单价的预测依据及合理性,是否充分考虑各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各业务样本平均单价预测的依据及影响因素
预测期内,标的公司各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和增速情况及与历史年度各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及增速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 1.77 | 1.46 | 1.31 | 1.25 | 1.19 | 1.15 | 1.13 | 1.12 |
增长率 | - | -17.44% | -10.16% | -5.00% | -5.00% | -3.00% | -2.00% | -1.00% |
测序组学 | 0.0677 | 0.0499 | 0.0443 | 0.0407 | 0.0387 | 0.0368 | 0.0357 | 0.0346 |
增长率 | - | -26.37% | -11.19% | -8.00% | -5.00% | -5.00% | -3.00% | -3.00% |
质谱组学 | 0.1044 | 0.0875 | 0.0696 | 0.0627 | 0.0564 | 0.0513 | 0.0488 | 0.0473 |
项目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增长率 | - | -16.23% | -20.40% | -10.00% | -10.00% | -9.00% | -5.00% | -3.00% |
其他产品与服务 -酵母文库服务 | 2.5815 | 2.4839 | 2.4445 | 2.4445 | 2.4445 | 2.4445 | 2.4445 | 2.4445 |
增长率 | - | -3.78% | -1.59% | - | - | - | - | - |
其他产品与服务 -PCR检测服务 | 0.0416 | 0.0470 | 0.0372 | 0.0372 | 0.0372 | 0.0372 | 0.0372 | 0.0372 |
增长率 | - | 13.23% | -20.91% | - | - | - | - | - |
规模效应方面,高通量测序可以对海量样本进行并行测序,随着组学技术服务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以及市场规模的增长,组学技术服务行业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上机测序环节以数据量为单位计算成本,单 G数据成本不断下降,进一步推动了组学技术服务企业成本下降。
2、预测期内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及 2024年降幅分别为 17.44%和 10.16%,呈现收窄趋势。预测期,依据历史年度样本平均单价下降趋势、行业竞争态势、技术迭代和国产替代趋势、在手订单价格水平等因素,样本平均单价预测下降幅度从 5.00%逐渐下降至 1.00%。
市场竞争方面,单细胞及时空组学具有细胞分离精准性、微量样本处理稳定性和数据解析复杂性等技术难点,对样本处理环节和生信分析的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客户一般选择知名组学技术服务企业,以期获得较好的样本处理结果和生信分析结果,市场竞争相对较少。
技术迭代方面,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主要涉及技术为单细胞平台建库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使用单细胞平台建库设备和试剂、高通量测序设备和试剂。单细胞平台建库设备和试剂供应商以 10x Genomics、BD Biosciences为主,高通量测序设备和试剂以Illumina和华大智造为主。单细胞平台通过微流控、微孔板等技术实现高通量样本处理,单次实验通量已从数百提升至上万细胞,样本成本已摊薄至较低水平,单次实验通量提升难度上升,样本下降成本空间有限。测序设备通量也已提升至较高水平,测序通量提升难度上升。
国产替代方面,华大智造测序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后续通过国产设备替代降低测序成本的空间较小。单细胞平台目前仍以 10x Genomics设备和试剂为主,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进口设备及试剂价格较为稳定。
3、预测期内测序组学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测序组学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及 2024年降幅分别为 26.37%和 11.19%,呈现收窄趋势。预测期,依据历史年度样本平均单价下降趋势、
行业竞争态势、技术迭代和国产替代趋势、在手订单价格水平等因素,样本平均单价预测下降幅度从 8.00%逐渐下降至 3.00%。
市场竞争方面,测序组学业务技术成熟度较高,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参与者较多,竞争较为充分,目前测序组学业务样本单价已经过充分竞争,价格已降低至较低水平。
技术迭代方面,测序组学主要涉及技术为高通量测序技术,使用高通量测序设备和试剂,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已较为成熟,通量提升难度加大,未来技术迭代将逐步放缓。
国产替代方面,华大智造测序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后续通过国产设备替代降低测序成本的空间较小。
4、预测期内质谱组学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质谱组学业务样本平均单价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及 2024年降幅分别为 16.23%和 20.40%。预测期,依据历史年度样本平均单价下降趋势、行业竞争态势、技术迭代和国产替代趋势、在手订单价格水平等因素,样本平均单价预测下降幅度从10.00%逐渐下降至 3.00%。
市场竞争方面,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难度高,技术成熟度较低,行业内主要蛋白组学技术服务商为欧易生物、景杰生物、中科新生命、华大基因、诺禾致源等,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相对较少。
技术迭代方面,质谱组学主要涉及技术为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近年来随着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逐步推出,单次样本检测通量提升,成本有一定下降空间。
国产替代方面,高通量、高分辨质谱设备主要以进口设备为主,国产化程度较低,国产化进程较慢,通过国产替代降低成本空间较小。
5、预测期内其他产品与服务样本平均单价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历史年度,其他产品与服务中,酵母文库服务样本平均单价呈现小幅下降,PCR检测服务样本平均单价呈现波动态势。上述业务整体业务量较小,业务定制化程度较高,溢价能力较强,未来预计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二)市场竞争态势
组学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态势整体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国产替代深化且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特点,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和生态整合巩固优势,新兴市场和细分领域成为竞争关键。
各业务领域市场情况、竞争态势、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项目 | 业务特点 | 竞争态势 | 主要竞争对手 |
单细胞及时 空组学 | 业务具有细胞分离精准性、微 量样本处理稳定性和数据解析 复杂性特点,样本处理和生信 分析技术难度高 | 竞争相对较少,技术、 资金、品牌等具有优势 的企业占据较多市场份 额 | 联川生物、诺禾致 源、华大基因、基迪 奥、博奥生物等 |
测序组学 | 技术较为成熟,标准化程度较 高 | 竞争较为充分,市场参 与者较多 | 诺禾致源、美吉生 物、华大基因、贝瑞 基因、联川生物及中 小测序服务商 |
质谱组学 | 蛋白和代谢种类极多,功能较 为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检 测分析准确性要求高,比较依 赖良好质控体系、技术水平和 数据库资源 | 竞争相对较少,技术、 资金、品牌等具有优势 的企业占据较多市场份 额 | 诺禾致源、景杰生 物、中科新生命、华 大基因、迈维代谢等 |
项目 | 诺禾致源 | 华大基因 | 贝瑞基因 | 联川生物 | 标的公司 |
成长阶段 | 成熟期 | 成熟期 | 成熟期 | 成长期 | 成长期 |
业务结构 | 通用测序业务 和组学科研服 务业务并重发 展 | 临床检测业务 占比较高,通 用测序业务占 比较高 | 临床检测业务 为主,组学科 研服务业务占 比较小 | 组学科研服 务业务为主 | 组学科研服务业 务为主 |
类似业务 | 生命科学基础 科研服务及医 学研究与技术 服务 | 多组学大数据 服务与合成业 务 | 基础科研服务 |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 |
项目 | 诺禾致源 | 华大基因 | 贝瑞基因 | 联川生物 | 标的公司 |
发展策略 | 规模化发展, 实现规模效应 | 规模化发展, 实现规模效应 | 规模化发展, 实现规模效应 | 差异化竞 争,聚焦科 研服务业务 | 差异化竞争,聚 焦科研服务业 务,尤其是单细 胞及时空组学、 质谱组学业务 |
业务区域 | 2024年中国大 陆营业收入约 占 50% | 2024年中国大 陆营业收入约 占 84% | 2024年中国大 陆营业收入约 占 87% | 2024年中国 大陆营业收 入约占 96% | 基本无海外收入 |
标的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的企业之一,在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具有先发优势。标的公司在单细胞及时空组学业务领域已协助客户发表论文 270余篇,其中高级别国际期刊论文约 97篇(影响因子≥10)。同时,标的公司牵头组织并主导起草了全球首个时空代谢组学行业的团体标准,在该业务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3)丰富的高质量数据库资源及数据分析能力
标的公司拥有多个组学维度的多个独家数据库,包括超高容量的中药代谢组数据库、单细胞数据库、空间代谢组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微生物数据库等,为前沿科研服务提供技术保证。数据分析的精准性较为依赖数据库资源和生物信息分析经验。
标的公司自研搭建了“欧易云”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持续迭代自有算法和模型,结合先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以及专业生物信息学模型,可高效处理高通量实验数据。标的公司已累计设计开发云工具 135款、云流程 16款,极大缩短了多组学的分析周期、提升了研究效率。
(4)优秀的客户服务质量
科研项目通常具有严格的时间进度要求,行业内企业技术服务的时效性、专业性非常关键。标的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团队,通过推行全流程的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持。在项目前期洽谈阶段,相关人员根据客户研究目标、课题设计和样本类型等,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不同客户的研究课题与实验条件往往差异较大,标的公司凭借多年项目经验、技术优势为部分客户量身定制实验方案,确保服务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在项目实施阶段,标的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咨询,与客户建立沟通机制向其反馈实验进展情况,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在项目完成后,标的公司注重建立和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回访客户以了解客户的新需求,同时吸纳客户建议不断优化技术参数与服务质量。
标的公司定制化和全流程的高质量服务赢得了众多顶尖科研 PI的认可,对科研用户具有示范效应。
2、标的公司竞争劣势
标的公司处于成长期,业务主要聚焦于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以差异化竞争获取竞争优势。诺禾致源和华大基因等企业业务规模较大,通用测序业务占比高,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扩大业务规模。相对诺禾致源、华大基因等营业收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标的公司规模偏小,客户主要为科研用户和工业用户,通用测序业务较少。
3、标的公司行业地位
标的公司长期深耕于多组学领域,掌握了单细胞和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时空组学分析、生信分析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标的公司独立开展了“基于单细胞测序及空间多组学的生物医药研发数据分析平台”“空间代谢组学分析检测的技术标准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并牵头组织并主导起草了全球首个时空代谢组学行业的团体标准。截至报告期末,标的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4项、共取得软件著作权198项。
标的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与服务开发、品牌及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在行业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凭借多年的技术和项目经验积累,标的公司实现了多组学技术服务体系的贯通,并在单细胞及时空、蛋白、代谢等组学领域树立了极佳的品牌形象。标的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单细胞及时空组学技术研究的企业之一,截至报告期末共拥有12项相关授权发明专利,并累计协助客户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高级别国际期刊论文约97篇(影响因子≥10)。标的公司已成长为行业内特色鲜明、成长快速的生物科技企业。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收入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可比公司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诺禾致源 | 99,312.26 | 90,488.91 | 89,427.23 |
华大基因 | 66,734.35 | 70,723.30 | 70,489.46 |
贝瑞基因 | 16,250.06 | 18,942.77 | 21,629.42 |
联川生物 | 35,988.27 | 27,590.84 | 22,761.67 |
标的公司 | 36,737.67 | 28,237.24 | 24,107.18 |
注:上述数据为组学技术服务收入口径,其中诺禾致源收入包括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和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华大基因收入包括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收入,贝瑞基因收入包括基础科研服务营业收入,联川生物收入包括翻译转录组学、表观调控组学、微生物与基因组学、蛋白与代谢组学业务收入,标的公司收入包括测序组学、质谱组学、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诺禾致源、华大基因业务规模大,市场份额较高,标的公司市场份额处于组学技术服务市场前五名,为规模相对较大的组学技术服务企业。
(四)价格确定和调整机制
1、组学技术服务行业价格确定影响因素
组学技术服务行业样本单价主要以成本分摊为基础,结合技术复杂度、样本特性、数据分析需求、市场竞争情况等多重因素综合确定,各因素影响机制具体如下: 组学技术服务成本主要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主要为各类试剂,直接人工主要为生产工人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主要为生产设备折旧、水电费等。各业务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主要构成如下:
项目 | 直接材料构成 | 制造费用构成 |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 单细胞上机试剂、文库构建试剂、测 序试剂等 | 单细胞文库构建系统折旧、质谱 成像系统折旧、高通量测序仪折 旧等 |
测序组学 | 文库构建试剂、测序试剂等 | 高通量建库仪折旧、高通量测序 仪折旧等 |
质谱组学 | 乙腈、色谱柱等 | 质谱仪折旧等 |
PCR检测服务 | PCR试剂等 | PCR仪折旧等 |
酵母文库服务 | 文库构建试剂等 | 文库构建系统折旧等 |
市场竞争方面,中小厂商往往通过低价抢占市场,技术门槛较低的测序组学业务,经过充分竞争,样本单价已下降至较低水平。单细胞及时空组学、质谱组学技术复杂性较高,成熟度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仅靠低价竞争较难获取客户。
综上所述,组学技术服务行业样本单价以成本分摊为基础,综合考虑技术复杂度、样本特性、数据分析需求、市场竞争情况等确定,技术实力较强的头部企业面向市场竞争更能维持样本单价稳定。
2、标的公司价格确定及调整机制
欧易生物下游客户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及生物技术公司,欧易生物销售人员通过日常拜访、参与行业会议、客户转介绍等方式发掘客户合作意向,并根据客户情况、产品毛利、市场行情协商报价。如果产品服务报价低于系统设置的价格,需要履行审批流程,各类业务定价模式不存在明显区别。
标的公司主要依据毛利率水平、行业整体价格情况确定产品价格。标的公司成立了价格委员会,每季度分析讨论价格调整计划并确定各类产品价格。
(五)目前在手订单价格水平
标的公司各业务报告期及截至 2025年 3月 31日在手订单价格水平如下: 单位:元/个
项目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在手订单 |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 | 17,724.28 | 14,633.18 | 13,109.29 | 14,405.43 |
测序组学 | 677.32 | 498.71 | 443.37 | 456.16 |
质谱组学 | 1,044.20 | 874.75 | 690.71 | 636.27 |
其他产品与服务-PCR 检测服务 | 415.52 | 470.49 | 371.84 | 508.66 |
其他产品与服务-酵母 文库服务 | 25,814.77 | 24,839.39 | 24,418.39 | 24,15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