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商用与家用中央空调PFC架构及SiC碳化硅集成的战略分析报告

天资达人 科技创新 2025-10-11 3939 0

轻型商用与家用中央空调PFC架构及SiC碳化硅集成的战略分析报告

倾佳电子(Changer Tech)是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分销商。主要服务于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倾佳电子聚焦于新能源、交通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并提供包括IGBT、SiC MOSFET、GaN等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大于650V的高压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执行摘要

wKgZO2jHgcKAf1tWAAj6NpXIqKc987.png

倾佳电子对轻型商用和家用中央空调(HVAC)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市场与技术分析。倾佳电子的核心论点是:日益严格的全球能效法规正使传统的功率转换方案变得过时,从而催生了一个关键的技术拐点。在这一拐点上,先进的无桥图腾柱(Bridgeless Totem-Pole)PFC拓扑与碳化硅(SiC)器件卓越性能的协同组合,正在成为暖通空调行业的新标准。分析表明,全球能效标准的趋同,尤其是在2025年前后集中生效的新规,正迫使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放弃效率存在固有瓶颈的传统升压型PFC电路。无桥图腾柱拓扑因其架构优势,提供了最高的理论效率,但其在连续导通模式(CCM)下的运行对传统硅(Si)基功率器件构成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主要体现在硅MOSFET体二极管的严重反向恢复问题上。碳化硅(SiC)器件,凭借其近乎为零的反向恢复电荷(Qrr​)、更低的导通电阻(RDS(on)​)和卓越的热性能,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释放了CCM图腾柱PFC拓扑的全部潜力。倾佳电子通过量化分析证明,这一技术转型能够带来显著的系统级价值:PFC级效率可超过99%,系统整体能效提升2.6%至3.6%;功率密度实现翻倍增长,达到40 W/in³以上;并且通过减小散热器和无源元件的尺寸与成本,实现了更优的总拥有成本(TCO)。因此,对于寻求在未来法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HVAC制造商而言,采纳SiC和图腾柱PFC的组合不仅是一项技术升级,更是一项必要的战略决策。

I. 市场格局与暖通空调电力电子的法规驱动力

本章节旨在阐明驱动暖通空调电源系统进行根本性重新设计的外部力量,即“为何变革”。分析将从宏观市场趋势入手,深入探讨监管机构施加的具体技术指令,揭示市场需求与法规压力如何共同塑造下一代PFC技术的发展路径。

1.1 全球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增长轨迹与区域动态

全球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该市场价值为329.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58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2% 。这种稳健的增长态势表明,市场对暖通空调系统存在长期且稳定的需求,从而为投资下一代高效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商业理由。

在区域分布上,亚太地区(APAC)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市场份额高达35.37% 。该地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印度等国家在医院、酒店、机场等新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上的巨额投资。这种地理上的集中性对于供应链布局和市场进入策略至关重要,意味着任何旨在引领行业的技术都必须在亚太市场取得成功。

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舒适度和空气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对住宅和商业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基础,对更高能效、更智能化的空调系统提出了明确需求。

1.2 能效的持续追求:SEER、ESEER及2025年全球新兴能源标准分析

推动暖通空调电力电子创新的最根本、最强大的驱动力,源于全球范围内不断收紧的能效标准。这些标准并非选择性的建议,而是决定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强制性要求。无论是美国的季节能效比(SEER)评级、欧洲的欧洲季节能效比(ESEER)和季节性性能系数(SOP)水平,还是中国的GB21455标准,其共同目标都是大幅降低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能源消耗,因为这部分能耗已占全球总能耗的50%以上 。

一个关键的趋势是,新一轮更为严苛的法规浪潮将在2025年前后集中强制实施。这包括伯利兹 、格鲁吉亚 、科威特 、毛里求斯 和印度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标准。这种全球同步的监管收紧,为所有主要市场的高效电源转换技术创造了一种强大且不容协商的强制性需求。

这种现象表明,2025年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年份,更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导入截止日期。暖通空调OEM厂商当前的技术选型将直接决定其在2020年代后半期的市场准入资格和竞争力。这并非一个渐进式的技术演进,而是一个由法规驱动的、具有明确时间节点的强制技术采纳周期。基于旧有、低效拓扑和元件(如采用硅MOSFET的标准升压型PFC)的现有电源设计,将难以在成本效益上满足这些新标准。因此,OEM厂商必须立即评估并验证如无桥图腾柱PFC和SiC等更高效的新技术,以确保其产品线在2025年最后期限前完成合规升级。

1.3 对电源系统设计的影响:将法规压力转化为技术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严苛的新标准,暖通空调系统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功率损耗源。其中,AC/DC功率转换级,特别是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是优化的首要目标。

IEC 61000-3-2 A类等法规不仅要求高效率,还对总谐波失真(THD)和功率因数(PF)提出了严格限制,通常要求PF大于0.95 。这使得有源PFC电路成为现代暖通空调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 。此外,市场对“智能”和“互联”空调的需求日益增长 , 这进一步推动了对能够支持变速驱动控制的精密电力电子技术的需求。而这种精密的控制,又依赖于一个由高性能PFC级提供的稳定、精确调节的直流母线电压。

综上所述,市场需求与法规压力共同指向一个明确的技术方向:开发效率更高、功率因数更好、谐波失真更低的PFC解决方案。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也在积极推行严格的能效标准(如中国的GB21455),预示着该地区将成为高效功率半导体技术应用的主要战场,这可能会加速SiC等先进技术的成本下降和创新迭代周期 。

II. 功率因数校正拓扑的技术演进

本章节将详细阐述为满足第一章所述的市场与法规要求而发展的工程解决方案,即“如何实现”。我们将追溯PFC电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方案到前沿架构,重点分析各项技术之间的权衡,阐明行业为何最终走向无桥图腾柱这一革命性架构。

2.1 基本原理:有源PFC的必要性

一个简单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在从交流电网获取能量时,其输入电流呈非正弦的窄脉冲形态。这种电流波形导致了极低的功率因数(通常小于0.7)和严重的谐波失真,这在现代电网质量标准下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

为解决此问题,有源PFC技术应运而生。有源PFC拓扑利用高频开关器件(如MOSFET),通过控制算法主动地将输入电流波形整形为与输入电压同相位的正弦波 。这样不仅能实现接近1的理想功率因数,还能确保系统满足IEC 61000-3-2等谐波电流限制标准,这对于现代电子设备至关重要 。

2.2 传统标准:常规升压型PFC的性能与局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相连续导通模式(CCM)的升压型(Boost)PFC电路因其结构简单、控制成熟且成本效益高,一直是行业的标准解决方案 。

然而,其最根本的架构缺陷在于输入端的全波桥式整流器。在任何工作时刻,电流路径上总有两个整流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这两个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会产生显著的导通损耗,这一损耗是该拓扑固有的,无法消除。正是这个“二极管桥瓶颈”将传统升压型PFC的实际效率上限锁定在96%至97%左右,使其难以满足下一代暖通空调系统对更高能效的苛刻要求 。

2.3 渐进式改进:无桥与交错式PFC架构评估

为了突破传统升压型PFC的效率瓶颈,业界开发了多种“无桥”(Bridgeless)拓扑,其核心目标是减少或消除输入整流桥带来的损耗。

交错式升压PFC (Interleaved Boost PFC): 该架构并联两个或多个升压转换器,并使其以相位差方式工作。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降低输入电流纹波,从而允许使用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电感器。然而,尽管纹波性能得到改善,电流路径中仍然存在二极管导通损耗,因此其效率提升相对有限 。

双路升压PFC (Dual-Boost PFC): 这是一种半无桥拓扑,通过优化电路结构,使得在每个半周期内主电流路径上的导通二极管数量减少到一个,相比传统升压型PFC有小幅的效率提升 。

总的来说,这些架构属于演进式改进,它们优化了现有框架,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效率提升幅度有限。

2.4 范式转移:无桥图腾柱PFC拓扑的深度解析

无桥图腾柱(Bridgeless Totem-Pole)PFC代表了PFC领域的一次架构性飞跃。它通过将整流功能与升压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桥臂结构中,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整流桥,为实现最高效率铺平了道路 。

工作原理: 图腾柱拓扑由两个半桥臂构成 :

工频桥臂(慢速臂): 由两个开关器件(例如Q3, Q4)组成,它们以电网频率(50/60 Hz)进行开关。在交流输入电压的正半周,其中一个开关持续导通;在负半周,另一个开关持续导通。它们的作用相当于同步整流器,由于开关频率极低,其开关损耗可以忽略不计,且导通损耗远低于传统二极管。

高频桥臂(快速臂): 由另外两个开关器件(例如Q1, Q2)组成,它们负责执行高频(例如 >65 kHz)的脉宽调制(PWM)开关动作,以精确地形成功率因数校正所需的输入电流,并实现电压提升。绝大部分的开关损耗都发生在这个桥臂。

“硅基器件的障碍” (The Silicon Barrier): 图腾柱拓扑的巨大潜力也伴随着一个严峻的技术挑战,这个挑战集中在高频桥臂。当拓扑工作在对大功率应用至关重要的CCM模式时,在两个高频开关的死区时间内,其中一个MOSFET的体二极管必须反向导通以续流。如果使用传统的硅(Si)MOSFET,其体二极管在关断时会产生巨大的反向恢复电流(Irr​)和反向恢复电荷(Qrr​)。这个反向恢复过程会引发极高的开关损耗和电压尖峰,不仅急剧降低效率,还可能导致器件损坏甚至失效。这一致命缺陷使得采用硅MOSFET的CCM图腾柱PFC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不可行 。

从技术演进的路径来看,从传统升压型到图腾柱PFC的转变,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几个百分点的效率提升,而是一次战略性的架构升级。传统升压型PFC的效率受限于输入二极管桥的物理压降,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架构瓶颈 。而图腾柱拓扑通过集成整流与升压功能,将主电流路径上的导通结数量减至最少(任何时刻仅有一个慢速臂开关和一个快速臂开关导通)。这种架构的纯粹性意味着其效率的上限主要由开关器件本身的性能决定,而非受制于一个无法移除的结构性损耗源。因此,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即SiC的应用),图腾柱拓扑的效率能够直接随之提升,使其成为一个更具可扩展性和面向未来的卓越平台。

特性 常规升压型PFC 交错式升压PFC CCM图腾柱PFC
典型效率 96% - 97% 97% - 98% > 99%
有源/无源器件数量 中/中 高/中 中/中
控制复杂度
半导体技术适用性 Si, SiC Si, SiC 强烈推荐SiC
关键限制 输入整流桥导通损耗 仍存在二极管损耗,复杂度增加 对开关器件反向恢复特性要求极高
目标功率范围 < 1.5 kW 1 - 3 kW 1.5 kW - 7 kW+

III. 碳化硅(SiC):下一代PFC的使能技术

本章节将聚焦于解决第二章所述拓扑技术瓶颈的关键器件技术,即“用什么实现”。我们将深入探讨碳化硅(SiC)材料的物理特性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器件性能优势,并阐明为何SiC是释放图腾柱PFC全部潜力的唯一可行选择。

3.1 碳化硅相较于硅的根本材料优势

碳化硅是一种宽禁带(WBG)半导体材料,其物理特性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的硅。SiC的禁带宽度约为硅的3倍,临界击穿场强高出近10倍,热导率也高出约3倍 。这些卓越的材料特性使得SiC器件能够在比同类硅器件更高的电压、更高的温度和更高的开关频率下运行,同时保持显著更低的功率损耗 。

wKgZO2ixr9KAB_fEAAtEeYZcyJI764.png

3.2 性能剖析:SiC MOSFET与二极管的技术评估

SiC的材料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的器件性能指标上,这些指标对于高性能PFC应用至关重要。

近乎为零的反向恢复电荷 (Qrr​): 这是SiC在本应用中最重要的优势。与硅MOSFET不同,SiC MOSFET的体二极管是一种单极性器件,在导通过程中没有少数载流子注入。这使得其反向恢复电荷(Qrr​)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比最先进的硅超结(Super-Junction)MOSFET低8到10倍 。例如,B3D30065H SiC二极管的数据手册明确将其“零反向恢复电流”列为核心特性 。这一特性从根本上消除了CCM图腾柱PFC拓扑中的主要开关损耗源,是实现该拓扑的关键。

低导通电阻 (RDS(on)​) 与开关损耗 (Eon​/Eoff​): SiC器件能在较小的芯片面积上实现极低的导通电阻。以B3M040065Z SiC MOSFET为例,其在25°C时的典型$R_{DS(on)}$仅为40 mΩ 。此外,由于其极低的寄生电容($C_{iss}$, $C_{oss}$, $C_{rss}$),其开关能量($E_{on}$, $E_{off}$)也非常低,例如关断能量$E_{off}$仅为约27-29 µJ 。这保证了其在极高开关频率下的高效运行。

卓越的热性能: SiC器件具有更高的最高工作结温(例如B3M040065Z的$T_{j,max}为175°C)和更高的热导率,使得热量能够更有效地从芯片中散发出去[22,28,29]。这直接转化为更小尺寸的散热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实现无风扇的被动散热,从而显著减小系统体积和成本。同时,SiC器件的R_{DS(on)}$随温度变化的稳定性也优于硅器件 。

参数 代表性650V SiC MOSFET (B3M040065Z) 代表性650V Si超结MOSFET 优势解读
RDS(on)​ @ 25°C 40 mΩ (典型值) ~40-60 mΩ SiC在同等$R_{DS(on)}$下芯片面积更小
RDS(on)​ @ 150/175°C ~55 mΩ (典型值) 增幅更大 (约1.67倍) SiC在高温下导通损耗更稳定
反向恢复电荷 (Qrr​) 极低,近乎为零 高 (SiC的8-10倍) 核心优势:消除CCM硬开关下的主要损耗源
输出电容 (Coss​) 130 pF (典型值) 通常更高且非线性更强 更低的$C_{oss}$能量损耗 (Eoss​)
关断能量 (Eoff​) ~27 µJ (典型值) 更高 支持更高开关频率,降低开关损耗
最高结温 (Tj,max​) 175 °C 通常为150 °C 更高的热裕量,简化散热设计

3.3 释放潜力:SiC如何使能高频CCM图腾柱PFC

综合以上分析,SiC器件与CCM图腾柱PFC拓扑之间存在一种深刻的共生关系。SiC MOSFET近乎为零的$Q_{rr}$特性 ,直接解决了2.4节中描述的“硅基器件的障碍”。它使得图腾柱拓扑的高频桥臂能够在CCM模式下高效运行,而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反向恢复损耗 。

CCM模式对于大于1.5 kW的暖通空调等大功率应用是首选工作模式,因为它具有最低的峰值电流和有效值电流。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开关器件和电感器的导通损耗,还能降低对EMI滤波器的要求,相比于断续导通模式(DCM)或临界导通模式(CrM)具有明显优势 。

因此,图腾柱拓扑提供了实现最高效率的理想架构,而SiC则提供了实现该架构在CCM模式下稳定高效运行所必需的理想开关器件。二者的结合并非简单的性能叠加,而是一种技术上的相互成就。图腾柱拓扑为SiC的低$Q_{rr}$优势提供了一个能最大化其系统级价值的应用场景,从而证明了其相对较高的器件成本是合理的。反之,没有SiC,图腾柱PFC的最高效形态也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实现。

此外,SiC器件的引入正在推动整个功率转换链的协同创新。其极快的开关速度(高dv/dt)和独特的栅极驱动电压要求,催生了对更先进、更可靠的栅极驱动器IC的需求。这些驱动器必须具备高共模瞬态抗扰度(CMTI)和诸如两级关断等特殊保护功能,以应对电压过冲等挑战 。这正催生出一个专注于高性能SiC优化支持芯片的新兴子市场。

IV. 量化SiC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价值主张

本章节旨在将第三章所阐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可衡量的、与商业决策直接相关的指标,包括效率、功率密度、成本和可靠性。其目的是为暖通空调行业采纳SiC技术构建一个坚实的商业案例。

4.1 效率与性能增益

PFC级效率: 采用SiC MOSFET的图腾柱PFC拓扑,其PFC级的效率能够稳定地达到99%甚至更高。这已在众多参考设计和原型机中得到验证 。与采用硅器件的传统升压型PFC(效率约96-97%)相比,这是一个2到3个百分点的巨大飞跃。

系统整体效率: PFC级的效率提升会直接转化为系统整体能效的显著改善。研究表明,当暖通空调系统中的PFC二极管和逆变器开关均从硅器件升级为SiC器件后,系统总效率可提升2.6%至3.6% 。如此幅度的提升,可以直接帮助暖通空调成品获得更高的SEER能效评级,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功率损耗降低: 以一个3 kW的系统为例,3.6%的效率提升意味着减少了超过140W的功率损耗(即废热)。这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热管理设计,降低了对散热系统的要求。

wKgZPGjPsFyAWfNBADBOZydP7z4946.pngwKgZO2jPsFuAPwYAACI8XAqpM2A640.pngwKgZO2jPsF6AWd0uAEXjgMSA1gI941.pngwKgZO2jPsc-AEdF5AC1uR0BnPZM537.pngwKgZPGjb4FGABT2tACRa5eEZlxE256.pngwKgZPGjaWmmAN2A3AB_6Wv-XKqY007.png

4.2 功率密度与系统小型化

开关频率与无源元件尺寸: SiC器件极低的开关损耗使其能够在远高于硅器件的频率下高效工作。例如,SiC PFC的开关频率可轻松达到65 kHz至500 kHz以上,而传统的硅IGBT通常被限制在20 kHz以下 。根据电磁学原理,电感器和电容器等无源储能元件的体积与开关频率成反比 。

案例分析: 借助高频工作的优势,基于SiC的PFC设计实现了惊人的功率密度。已有设计案例展示了超过40 W/in³ ,甚至在高度优化的设计中达到了超过180 W/in³ 的功率密度 。这种小型化能力使得电源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减小,这对于追求紧凑、现代化外观设计的暖通空调OEM厂商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差异化优势 。

4.3 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采纳SiC的决策并非简单的器件替换,而是一项需要进行全面系统成本评估的战略选择。

器件价格 vs. 系统物料清单(BOM)成本: 尽管单个SiC MOSFET的采购价格高于同规格的硅器件(例如,约为硅IGBT的3倍),但这种初期的器件成本溢价完全可以被系统级的成本节省所抵消。

系统级BOM成本降低:

散热系统: 效率的大幅提升意味着废热减少,从而可以采用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散热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取消风扇 。

无源元件: 开关频率的提高直接导致电感器和电容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显著下降。在传统的硅基方案中,这些无源元件的成本可能占到总BOM成本的90% 。

器件数量: 结构更简洁的图腾柱拓扑相比于某些复杂的交错式方案,可以减少功率器件的总数量,进一步优化成本 。

总拥有成本 (TCO): 对于最终用户而言,虽然购买搭载SiC技术的暖通空调设备的前期成本可能略高,但这部分投入将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内节省的大量电费得到回报。2-4%的运行效率提升意味着长期的能源节约,这是计算TCO和进行市场推广时的有力论据 。

指标 传统方案 (Si基常规升压型PFC) 先进方案 (SiC基CCM图腾柱PFC) 价值提升
PFC级效率 ~96.5% > 99% +2.5% 效率提升,显著降低能耗
功率损耗 (3kW负载) ~108 W < 30 W -72% 废热减少,大幅简化散热
所需散热器体积 小 (或无风扇) 降低系统体积、重量和成本
升压电感体积 大 (工作于~20-40 kHz) 小 (工作于>65 kHz) 显著减小无源元件尺寸和成本
整体功率密度 标准 > 40 W/in³ 实现系统小型化和轻量化
10年TCO节省估算 基准 显著节省 通过节约电费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

4.4 可靠性与长期性能

现场可靠性: SiC器件已在各种严苛应用中证明了其卓越的可靠性。现场数据显示,其失效率(FIT)低于5 FIT(每十亿器件小时的失效率),累计现场运行时间已超过数万亿器件小时 。

失效机理: 尽管SiC器件非常坚固,但它们也存在独特的长期老化机制,如栅极氧化层退化和由热循环引起的键合线疲劳。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

使用寿命: 寿命预测模型表明,在典型的暖通空调应用工况下,基于SiC的转换器可以实现超过十年的运行寿命。然而,实际寿命高度依赖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剖面和热管理设计的优劣 。

综上所述,采纳SiC的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当拓扑结构、开关频率、无源元件和热管理系统被协同优化时,SiC的价值才能被完全释放。零散的、渐进式的改进无法实现这种乘数效应。因此,成功的SiC实施需要跨越电气、磁性、热学等多个工程领域的并行设计和深度整合。

V. 战略展望与建议

倾佳电子的最后部分将基于前述的全面分析,为价值链中的不同参与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建议,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

5.1 不可避免的转型:暖通空调行业SiC采纳率预测

鉴于法规的强制性压力(第一章)、技术上存在明显更优的解决方案(第二、三章)以及积极的TCO模型(第四章)这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中高端暖通空调系统向基于SiC的图腾柱PFC转型已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会普及”的问题。

预计SiC技术的采纳将遵循经典的“S型曲线”:首先在对性能要求最高的轻型商用空调和高端家用中央空调中得到应用,然后随着SiC器件成本的持续下降和规模效应的显现,逐步渗透到更广泛的中端市场。

5.2 针对OEM的设计与集成路线图

建议1:立即启动CCM图腾柱PFC的研发项目。 暖通空调OEM厂商不应等到2025年法规强制执行时才采取行动。鉴于新拓扑的开发、验证和供应链整合需要时间,现在是启动相关项目的最佳时机。

建议2:投资于高频磁性元件设计和先进热管理的工程能力。 设计一个100 kHz的SiC系统所需的技能组合与设计一个20 kHz的硅IGBT系统截然不同。OEM厂商需要培养或引进在高速电路布局、高频电感设计和精密热建模方面的专业人才。

建议3:与提供全面支持的半导体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 选择那些不仅提供高性能器件,还能提供完整参考设计 、强大的仿真工具 以及在SiC栅极驱动和布局方面拥有深厚应用专业知识的供应商,这将大大降低OEM的技术门槛,并加速其产品上市进程。

深圳市倾佳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倾佳电子”)是聚焦新能源与电力电子变革的核心推动者:

倾佳电子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福田区,定位于功率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专业分销商,业务聚焦三大方向:

新能源:覆盖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

交通电动化:服务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控、电池、电机)及高压平台升级;

数字化转型:支持AI算力电源、数据中心等新型电力电子应用。

公司以“推动国产SiC替代进口、加速能源低碳转型”为使命,响应国家“双碳”政策(碳达峰、碳中和),致力于降低电力电子系统能耗。

需求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及功率模块,配套驱动板及驱动IC,请搜索倾佳电子杨茜

wKgZO2izZ52AXhbCAAWqrhkuEMQ018.pngwKgZO2izZ5-AWfgoAAftGrzlebE922.pngwKgZO2izZ5-AWfgoAAftGrzlebE922.pngwKgZPGizZ6OATf2QAA8TJn5joYA115.png      

5.3 针对半导体制造商的竞争定位策略

将应用支持的重点从器件级参数转向系统级价值。 仅仅宣传器件的低$R_{DS(on)}$或高速度是不够的。制造商应能量化并向客户清晰地传达其SiC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客户实现更高的SEER评级、更低的TCO、更高的功率密度等系统级优势。

开发针对暖通空调功率段(如1-7 kW)优化的SiC器件产品组合。 提供一系列具有不同$R_{DS(on)}$规格、采用高性价比封装(如B3M040065Z所用的TO-247封装)的SiC MOSFET和二极管,以满足不同成本和性能目标的需求 。

提供稳健、易于实施的图腾柱PFC参考设计和评估套件。 通过提供经过验证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半导体制造商可以显著降低暖通空调OEM厂商的开发风险和前期投入,从而加速其自身技术的市场渗透。

5.4 结论性分析:共生关系定义未来

倾佳电子最终重申其核心主题:暖通空调系统高效电源转换的未来,将由先进电路拓扑与宽禁带半导体之间强大的协同效应所定义。无桥图腾柱PFC提供了实现终极效率的理想架构框架,而碳化硅则为有效执行这一架构提供了必需的原始性能。二者的结合创造了一个“1+1>2”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是应对当前法规挑战的工具,更将成为定义未来十年行业性能的新基准。对于产业链中的所有参与者而言,理解并拥抱这一共生关系,是抓住未来市场机遇的关键。

审核编辑 黄宇